close

作者:

黃亦筠  出處:天下雜誌 378期 2007/08

五月五日清晨,美國中西部小鎮奧馬哈(Omaha),雷雨閃電交加,但在城裡體育館入口,擠了一長條動也不動的人龍。

他們堅持要「朝聖」。這天,被稱為「奧馬哈先知」(Oracle of Omaha)、美國股神巴菲特(Warren Buffett)所掌理的波克夏.海瑟威控股公司(Berkshire Hathaway)舉辦年度股東大會。這群巴菲特迷,無論如何都要擠進座位有限的會場,要從股神口中,抓出一絲未來選股、投資的端倪。

全球投資人都領教過巴菲特的選股功力。譬如他近來共動用五.七億美元,陸續購入三四八萬股韓國浦項鋼鐵的股票,市值已高達一一.五八億美元,成長幅度超過一倍。

事實上,當巴菲特考慮買一家公司的股票,他花很多時間分析,如同要合併一家公司般的檢視公司的主要業務,輔以他行之多年的價值投資法則。

「投資時,要把自己當成企業分析師,而不是市場分析師或總體經濟基分析師,更不是證券分析師,」巴菲特曾說。

美國著名基金經理人彼得.林區在《勝券在握》一書提到,「巴菲特強調成功投資的重要因素,取決於企業的實質價值,和一個合理划算的交易價格。他不在意最近或未來股市將會如何運作」。

從不投資自己不了解的企業

打開巴菲特投資的公司名單,橫跨美、亞洲,也像八爪章魚般從零售、能源到金融、保險等,包括去年收購以色列ISCAR金屬切割公司、浦項鋼鐵,在香港H股掛牌的中石油,可口可樂、美國運通、特易購、穆迪公司、WhiteMountains保險公司、富國銀行、寶鹼等。

名單中不見這些年熱門的高科技股。因為巴菲特從不投資自己不了解的企業,或者在他「競爭優勢圈」(Circle of Competence)外的企業。他所謂的競爭優勢圈,都是自己專精、樂於研究的產業。

這位七十六歲,今年三月榮登《Forbes》雜誌美國第二大富豪,至今依舊住在三十多年前用三萬多美元買下的房子,逢人就推薦自己最愛喝的櫻桃可樂,巴菲特掌握什麼投資心法?

在八月份的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》分析,他的投資心法正和他的生活原則一樣,「簡單專注」。

心法一不做賠本生意

「投資的第一法則,就是不要賠錢,第二法則是不要忘記第一法則,」這是巴菲特主義(Buffettism)最經典的一句話。

巴菲特最大的成就,就是從一九六五年到二○○六年,歷經三個熊市,他掌理的波克夏只有在二○○一年跌價過,(但當年依舊榮登SNP500)。

心法二不要陷入盈餘迷思

巴菲特判斷一家公司財務的重點,並不是一般投資人關注的每股盈餘(EPS),而是「股東權益報酬率」(ROE)。

巴菲特認為,EPS並不能說明什麼,因為它無法反映股東過去投資了多少,然而股東們在一家公司投資愈多,公司盈餘應該要愈多。所以他選擇以ROE衡量企業獲利能力,也就是每個股東能分到多少公司的毛利。譬如巴菲特持有的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,這家公司的ROE超過三○%、美國運通有三七%。

心法三判斷未來發展性

巴菲特迷封他為「奧馬哈的先知」,不是沒有道理的。

他檢測一家公司的體質,是看好它未來二十五年的發展性。芝加哥Ariel資產管理公司主席羅傑斯(John Rogers),在八月份的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》中指出,「他常說,看事情要從車窗往前看,不是從後照鏡看」。

巴菲特精算企業實質價值(intrinsic value),還有這些企業能否以顯著的價值折扣購得。

像巴菲特今年買進兩家股票表現不佳的美國鐵路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和Union Pacific,都是投資人不看好的公司。但這兩家公司今年至今,股數分別增加了一八%和三四%。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arkibc 的頭像
arkibc

航凱的寶藏

arkib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