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作者:

黃亦筠  出處:天下雜誌 378期 2007/08

心法四專注有「護城河」的企業

預測未來有風險性,因此巴菲特總是喜歡選擇有寬廣「經濟護城河」(economic moat)的企業。他非常關注一家企業長期的競爭優勢,藉此保障他的預測。

這也說明為什麼一九九○年代,巴菲特拒絕投入科技股,因為當時看不到哪家公司有足夠寬廣的護城河,「這超出我所了解的層面,」當時巴菲特並非如外界所言,刻意忽略科技股,而是他認為科技技術汰舊換新的速度太快,很多公司創造的競爭優勢只有十八個月。

心法五要下籌碼,就下大一點

大多數價值型投資人,天性比較保守。根據美國晨星公司(Morningstar)追蹤,平均這類基金經理人,將自己的籌碼分散在一四六檔不一樣的股票。但是,這不是巴菲特的做法,股神將自己六十二億美元的資金,集中投資在四十五家公司股票上。

事實上,巴菲特投注在前十檔股票的資金,佔他投資組合的九成。「不要動不動就揮棒,如果要揮,在你的圈裡揮,」他告誡過投資人。

根據晨星公司統計,持有五十檔以下股票的價值型股票基金,報酬率表現在過去三年到十五年的期間,比持有超過五十檔股票的基金來得好。當然,籌碼集中,風險自然高,投資人對自己的選擇在未來的表現,必須有極度的自信。

心法六不要害怕等待

如果你試圖學巴菲特在股市大動作揮棒,你有很大的出局風險。

巴菲特的法則是,「不要輕易揮棒,要揮棒也不要打到壞球」。他曾經引述美國紅襪隊強棒威廉斯(Ted Williams)的話,「當個好打者,你必須選好球來打」。

遇到真正的好球前,巴菲特寧可緊握現金,也不輕易出手,「他比大多數的投資者都看得清楚,手上有大量現金,並不一定就會減損公司表現,現金是一種策略型資產,」紐澤西基金公司Fairholm Fund共同經理人波可維滋(Bruce Berkowitz)指出。

事實上,現金部位佔了波克夏投資配置中的一八%。這並不代表巴菲特不想投資獲取更大的獲利。他深信,「貪婪是好的」,但要有足夠的耐性鍛鍊貪婪,「你要在別人恐懼時展現貪婪,在別人展現貪婪時,你要恐懼」。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arkibc 的頭像
arkibc

航凱的寶藏

arkib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