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中國時報 2008.04.08 
通膨與貪汙 俄拚經濟絆腳石
謝錦芳、張慧英/專題報導

「蘇聯在一九九一年底解體後,經濟崩潰,我們的薪水和現在相差一百倍!」俄羅斯伊歐菲(IOFFEE)物理研究所所長薩巴羅斯基(Andrei Zabrodskii)感慨地說,當時科學家月薪十美元,有些甚至五美元,現在回升到七百美元以上,兩者有如天壤之別。

   
 蘇聯解體後,在葉爾欽總統任內開始推行經濟自由化的改革,他當時任命年輕經濟學者蓋達(Yegor Gaidar)為總理,在國際貨幣基金(IMF)與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薩克斯(Jeffrey D. Sachs)的指導下推行震盪療法(Shock Therapy)。

   
 震盪療法 使經濟更動盪不安

   
 由於當時市場的法律與制度基礎完全沒有建立,震盪療法使得經濟更加動盪不安,投資大幅滑落,通貨膨脹竄升近百倍,大眾的憤怒與日俱增。許多科學家、教授們因此出走。

   
 世界銀行經濟學家烏拉托夫(Sergei Ulatov)曾說,「他們想在一天之內建立市場經濟,那是不可能的。」

   
 俄羅斯邁向市場經濟的過程險象環生。一九九八年俄羅斯發生金融風暴,財政破產,銀行倒閉,盧布幣值一洩千里。

   
 油價飛漲 經濟總算揚眉吐氣

   
 十年之後,拜油價飛漲之賜,普丁執政期間,平均經濟成長率達七%,外匯存底一舉超越台灣,高居世界第三,平均國民所得是十年前的十倍,俄羅斯的經濟總算揚眉吐氣


   
 俄羅斯是一個很極端的國家,結束了共產黨七十四年統治,轉而擁抱市場經濟短短十七年,俄羅斯從破產危機中創造了經濟奇蹟。但是,這項奇蹟能維持多久呢?

   
 德意志銀行駐莫斯科首席經濟學家里斯夫利科(Yaroslav Lissovolik)指出,十年前,俄羅斯的外匯存底不到一百億美元,如今成長到四千八百多億美元,並提前償還四五億美元外債,的確不容易。德意志銀行預估,俄羅斯未來三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達七.五%,比官方預估值來得高。

   
 建立法治基石 成長將更驚人

   
 俄羅斯是一個高成長的市場,外國直接投資(FDI)成長非常明顯,今年可以達到六百億美元。然而,俄羅斯的經濟榮景背後存在許多隱憂。里斯夫利科說,今年最大的風險是通膨,消費者物價上漲率預估達十二%。

   
 《經濟學人》指出,俄羅斯平均七%的經濟成長是不錯,但是,還是被烏克蘭、喬治亞等共和國比下去,這些蘇聯解體後獨立的國家還沒有石油呢!如果俄羅斯能夠建立法治並改善基礎建設,經濟成長應有二位數。

   
 政府貪腐指數 全球敬陪末座

   
 談起「官僚與貪汙」,所有俄羅斯的企業都苦不堪言。俄羅斯商工總會副會長裴卓夫(George G. Petrov)指出,「貪汙問題的確很嚴重,大企業老闆可以通電話打給政府高官,但中小企業沒有這種管道,受害最深。」

   
 國際透明組織每年公布的政府貪腐指數,俄羅斯在一八個國家中排名第一四三,與印尼、甘比亞同級。

   
 「貪汙是最嚴重的病」新總統梅德維捷夫在上任前就宣示要打擊貪汙。問題是,他們玩真的嗎?莫斯科的台商說,最近連連抓了幾個大號人物殺雞儆猴,包括一家三C大賣場的老闆。

   
 里斯夫利科指出,官僚體系的改革非常重要,但阻力也最大。過去十年來,俄羅斯政府人員總數由一百萬增至一六萬人。

   
 俄羅斯一直缺乏商業傳統,自十七世紀開始的農奴制度,廣大的人口,世代替貴族耕作。在蘇聯時期,俄羅斯的產業完全以重工業以及國防為中心,而且由國營事業壟斷。如今,俄羅斯已經會生產精密的飛彈與戰機,但手機或電腦等電子消費產品卻不如台灣。


   
 改變產業結構 得花十年時間

   
 外交部經貿合作司科長諾維柯夫(Oleg A. Novikov)有感而發地說,「我們對石油上癮了,這個產業結構要花十年才能慢慢改變。」

   
 蘇聯解體後,儘管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已被人們唾棄,但是社會主義的思考模式卻根深柢固;歷經十七年的改革開放,市場經濟的法律基礎迄今尚未建立,形成社會最大的亂源。但無論如何,俄羅斯不能走回頭路了,只有勇往直前。
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arkibc 的頭像
arkibc

航凱的寶藏

arkib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