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照片來源:大潤發網站

 


從印象中小時候燈光暗沉的雜貨店開始,一直到現在,佔地廣闊、商品多樣的量販店,我們都可以發現,這就是購物的趨勢。地點越來越大,商品選擇越來越多,也越來越便宜。


量販店的概念,就是利用經濟規模,達到成本最低,售價最低,來吸引顧客。台灣的量販店始祖,是從民國77年荷商引進萬客隆開始,接著,民國80年法商引進家樂福,民國85年大潤發營運,到現在,全台有五大量販店,家樂福、大潤發、愛買、好市多、特易購。始祖萬客隆,則是因為營運不佳,最後被迫退出市場。


大潤發以先搶佔市場後穩定成長策略,靠著快速展店,擴大經濟規模,利用低價競爭,以量制價,提高議價能力。也以購倂、策略聯盟及異業結盟,以購倂累積採購力,並與歐尚集團合作引進國際級的管理方式,與愛買形成策略聯盟。這些策略,都增加了大潤發的競爭力,短短十年左右,在台灣就擴張至二十多家店,搶下僅次於家樂福的市佔率,營業額達350億元,但若論據點平均貢獻度,大潤發則是以16.7億領先家樂福的16億。而大潤發前進到中國展店也有不錯的成績,成立六十多家分店,營業額達159.97億(人民幣)。


然而,隨著各大量販店搶商圈、爭顧客、比展店速度,都會區內量販店密度過高,加上各量販店的定位相近,造成顧客群重疊的狀況越來越嚴重,有些惡性競爭的味道出現。大潤發該如何走下一步呢?如何朝目標中的第一品牌前進呢?首先,大潤發應重新定位自己,找出一些分眾市場的不同定位,但卻又能兼具大眾市場。第二,考量量販店本身的特性,思考量販店還能如何複合式經營,連結更多服務,如汽車類的服務。期待,大潤發將來,能成為台灣的Walmart,給台灣消費者能以最低的價格,買到最棒的服務。

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arkibc 的頭像
arkibc

航凱的寶藏

arkib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