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《新聞週刊》:國際油價破百是OPEC的勝利
提前出版的3月17日美國《新聞週刊》發表文章說,石油輸出國組織(OPEC)自成立以來多數時候只是名義上的卡特爾,它無法控制油價,因為很多成員國不履行生產配額。但現在OPEC或許會成為一個真正發揮影響力的卡特爾。
文章說,目前油價上漲到每桶超過100美元,而美國可能即將或已經進入經濟衰退,世界其他地區也面臨經濟增長的顯著減緩。但OPEC部長們不為所動,他們甚至表示,如果經濟疲軟導致石油需求減少進而威脅到油價,OPEC有可能減少產油量。
文章認為,汽油、家用燃料油和柴油價格下跌會增強消費者的購買力,抑制通貨膨脹,並增加消費者信心。從這個方面說,油價是經濟出現問題後的一個重要“自動平衡器”。如果自動平衡器被摘除,或者被人為轉換成製造不穩定的因素之一,那麼經濟衰退或減速將進一步惡化。
不過,OPEC認為高油價對它們有利。專家們的疑問是:造成今天這種狀況,究竟是OPEC運氣好(石油緊俏),還是因為它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卡特爾,通過限制石油產量來抬高油價?正確的答案是:兩者兼有。
從運氣方面來說,對石油供需狀況的兩個重大錯誤估計幫了OPEC的忙。一個是對世界石油需求的嚴重低估,另一個是對石油供應量的高估。戰爭、國內衝突和國有化使世界石油產量大大縮水,需求大供應少造成了油價的上漲。
但文章認為,這只是問題的一部分。就在2006年底,原油價格從8月份的每桶70美元向50美元下滑,真正的卡特爾會通過減少產量來抬高價格。OPEC正是這麼做的。它令日產原油減少80萬桶。2007年底,石油庫存下降到3年來的最低水準,油價則步步上升。
文章稱,公平地說,美國拒絕採取大動作遏制自己對進口石油的需求,無意中促成了OPEC今天的勝利。這種勝利將在今年和明年經受考驗。據美國能源部估計,非OPEC成員國的石油供應將會增加。與此同時,全球經濟疲軟或許會抑制對石油的需求。 |
來源:新華網 |
arkib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