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新聞取至

http://mag.udn.com/mag/campus/storypage.jsp?f_MAIN_ID=13&f_SUB_ID=1219&f_ART_ID=112619



DVD規格戰》聚焦藍光 一統光碟江山
2008/02/26
【聯合報╱本報記者郭錦萍、楊正敏】

在這波影音規格戰中,HD(右)輸給藍光(左),從圖中的畫質不難看出原因。 美聯社
人類的影音歷史,繼幾年前的錄影帶規格戰後,前幾天走到另一個分水嶺。纏鬥多年的藍光DVD和高解析(HD)DVD,因為美國電影業的選邊支持,勝負在上周揭曉,日本東芝宣布不再生產HD放映機。

工研院電光所組長鄭尊仁表示,根據雷利方程式(Rayleigh Equation),雷射光點大小與光源波長呈正比,與物鏡數值孔徑呈反應。要在相同體積


光碟上儲存更多資料,常用三種寫入模式:一、縮小雷射光點以縮短軌距增加容量。二、利用不同反射率達到多層寫入效果;三、溝軌並寫方式,增加記錄空間。

藍光的高儲存量是從改進雷射光源波長與物鏡數值孔鏡而來。


DVD和藍光到底有啥關係?


要了解這個問題,要先從光碟機讀取資料的原理談起。


當啟動讀取按鍵後,播放器會將光碟升至讀取位置後,光碟片開始高速旋轉,接著雷射讀取頭會直線來回移動讀取資料。


讀取原理 雷射光反射


光碟片在鋁反射層上密布凹陷訊坑(Pit),它們排列的方式與黑膠唱片很像,都是採單一軌道、螺旋狀環繞圓心。讀資料時,光碟機的雷射讀取頭會發射雷射光到鋁反射層,並從反射之光線判斷資料內容。


大家都知道,數位資料是以0及1組合,光碟讀取頭發出的雷射光,如果是經過訊坑,在鋁反射層的光線會和到達訊坑底部的反射光線抵消,因此讀取頭就接收不到 任何反射光線,便會判定此處儲存的資料為「1」。反之,如果雷射光聚焦位置沒有訊坑,雷射光在鋁反射層就會反射,這時光碟機就會判斷此處的資料為「0」。


如果要在同面積光碟片中增加儲存量,最簡單的作法就是讓訊坑的排列更為緊密。但這要先做過讀取頭的雷射更為聚焦、才能讓反射光不會被鄰近訊坑影響。


波長短聚焦準 存更多


藍光雷射就是將以前DVD的紅光雷射,因波長更短,所以聚焦更精準,使得訊坑密度得以大為提升,讓同樣面積的單張光碟儲存容量可以一下子提升數倍。


現在DVD的防盜版機制幾乎都已被破解,所以國際電影大廠在這場DVD大戰,決定支持藍光是因為它提出了新的加密技術。


你Q我A》為什麼叫藍光?


之所以會稱為藍光雷射,主要是因為可見光的波長約在380~780nm之間,波長最長的紅色光約700nm,最短的紫色光則為400nm;而CD所使用的 雷射光波長780nm,DVD為650nm,Blu-ray與HD DVD則是405nm,所以CD與DVD所使用的雷射光呈現紅色,而Bluray與HD DVD則為紫色,因為紫色與藍色差距不大,而且業者認為「藍光雷射光碟」的稱呼比較順口,因此便取藍去紫,由藍光一統新世代光碟技術。


2004年Sony和Pioneer領軍,成立藍光光碟聯盟,但那時「Blue-rayDisc」已經變成技術通用名稱,所以兩家業者把blue中的「e」去掉,取名為Blu-ray。後來多家國際硬體及美國八大影業陸續表態支持,讓這個變體字成了藍光的正式名稱。



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arkibc 的頭像
arkibc

航凱的寶藏

arkib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